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许德立,以及许德立的籍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亚奥理事会是几年在哪成立,中国在那年成为亚奥理事?
- 许德立是哪里的人?
- 许德立老婆是谁
- 潮商大会的历届回眸
- 2010年亚运会是如何申办成立的
- 莲华镇的大事记
Q1:亚奥理事会是几年在哪成立,中国在那年成为亚奥理事?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Olympic Council of Asia -- OCA) 于1982年11月16日成立,其前身为1949年2月13日在新德里成立的亚洲运动会联合会。总部设在科威特。1981年11月26日和1982年11月16日,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举行两次会议,会议决定将亚洲运动会联合会改名为亚洲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亚奥理事会”。参加这两次会议的34个国家奥委会为亚奥理事会创始会员。宗旨是促进亚洲体育运动的发展。
亚奥理事会举办的最大的活动是每4年举办一次的亚洲运动会(亚运会)。
至1998年9月,亚奥理事会共拥有44个成员。中国于1973年9月18日加入亚奥理事会的前身“亚洲运动会联合会”。
Q2:许德立是哪里的人?
广东潮阳人,1945年10月份出生,现任广东省副省长。
Q3:许德立老婆是谁
姓名:许德立
生日:1945年10月
简介:许德立,男,1945年10月生,广东汕头潮阳人,汉族,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婚姻状况暂未公开资料显示。
Q4:潮商大会的历届回眸
第一届潮商大会——汕头
2005年6月18日—19日,以“交流、合作、服务、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潮商大会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9个潮商代表团、600多名潮籍商界翘楚云集汕头,参加这次既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又体现开放特征的商贸盛会,共同见证这载入潮商辉煌历史的一刻。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中联部原部长朱良,司法部原部长蔡诚,海内外嘉宾萧灼基、陈有庆、陈伟南、狄娜、陈海燕、刘艺良、蔡衍涛,汕头市领导林木声、黄志光等。
第二届潮商大会——南京
2006年5月27日—28日,第二届潮商大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商机互动、共谋发展”,8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潮籍工商界精英齐聚十朝都会,畅叙乡谊,共谋发展,成为潮商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盛事。出席这次盛会的海内外领导嘉宾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原国家司法部部长蔡诚,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广东省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会长陈海燕,汕头市副市长钟展南,潮州市副市长陈建新,揭阳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德坤,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主席熊德龙,美国夏威夷潮州商会团长罗镇登,加拿大温哥华潮州同乡会副会长冯汝洁,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会董蓝楚汉,澳洲潮州同乡会会长、第十四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席周光明,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庄学山,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潮州总商会名誉会长刘艺良,澳门潮汕总商会会长李莱德等,以及各地潮人商会、企业的负责人。
第三届潮商大会——北京
2008年10月29日至31日,2008国际潮商论坛暨第三届潮商大会在北京市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世界潮商——交流合作共创辉煌”和“百年潮商——历史 文化 精神”,并举行大型史志性著作《世界潮商丛书》首发式。大会由北京潮人商会主办,由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秘书处、香港潮州商会、澳门潮汕总商会、北京市工商联(总商会)等单位支持举办。来自国内、香港、澳门,以及泰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的60余个代表团共800余名潮商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出席开幕大会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豪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朱良,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北京市人大副主任、北京市侨联主席李昭玲,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等。另外,全国侨联副主席、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陈有庆,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会长陈伟南,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潮州同乡会会长刘艺良等海外知名人士,以及国内潮商领军人物黄光裕、张章笋、郑定平、周卫群、姚文琛、吴开松等,出席了开幕典礼。潮籍知名企业家李嘉诚为大会发来贺信。据介绍,该大会可以算是潮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盛会。
第四届潮商大会——上海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第四届潮商大会暨全球潮商投资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出席会议代表有1200多名。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蔡东士,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良园等出席了开幕式暨主题大会。
本届潮商大会的“亮点”是预备邀请十几个国家的潮商代表与会,希望逐步为海内外潮商构建起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第四届潮商大会筹备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筹备会讨论通过了第四届潮商大会会议议程和大会论坛主题,并确定第五届潮商大会将在深圳举行。
本届大会由上海潮汕商会主办,届时将邀请海内外近千名潮商与会。“有大海就有潮声,有潮声就有潮人。”这是潮汕人对自己的描述。凭借着勤奋刻苦、敢为人先的精神,潮商在海内外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潮汕商会会长姚文琛表示,“今年是上海的世博年,我们正是期望借上海之力,借上海之势,向世界展示潮商风采。”
第五届潮商大会——深圳
第五届潮商大会于2012年11月13日至15日在深圳南山区保利大剧院召开。大会将遵循“交流、合作、服务、发展”的宗旨,围绕“潮商走向国际大联合”的主题,为海内外商会和潮籍企业家构建一个寻求合作与发展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67家潮属社团的18家海外潮商代表1400多人出席大会。本届大会的报名签到采用潮人在线开发的网上报名系统,优化大会接待、签到、入住、会场等环节。
第五届潮商大会的时间安排与深圳市每年一次的大型活动“高交会”相衔接,目的也是让会议代表与嘉宾在潮商大会后即可参加“高交会”活动,力争办成一次大型的经贸活动、联谊活动和文化活动。大会期间,主办方将举行“潮商走向国际大联合”论坛,计划邀请汕头市潮商研究会、中山大学贺立平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和海外社团领袖等作为主讲嘉宾,同时还将举办充满乡情乡谊的文艺晚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等分别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宣布大会开幕。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蔡东士,泰国国务院前副总理刘鸿宇,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华侨商联合会会长陈有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周天鸿、徐尚武,广东省原副省长许德立,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思平,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钟晓渝,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潮州市市长李庆雄、揭阳市市长陈东、汕尾市市长吴紫骊等出席大会。第五届潮商大会主席、深圳市潮汕商会会长吴开松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呼吁潮商族群走向世界大联合,国际潮商经济合作组织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2013年底,该组织的成立庆典将在深圳举行。
Q5:2010年亚运会是如何申办成立的
广州申办亚运会来龙去脉
2004年4月13日13:36
■内幕揭秘
明天,亚奥理事会评估团将抵达广州,对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这标志着广州的申亚工作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在申办亚运会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评估团的考察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为了迎接这一步的来临,广东省和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体育工作者却为此付出了17年的努力。其实,早在1987年广东成功举办六运会后,广州就有了申办亚运会的最初意向……
六运会初尝承办大赛甜头
1987年,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东举行,这是广东首次承办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为了迎接六运会的成功举办,作为主赛场的广州市大兴土木,修建了天河体育中心等一大批现代化体育场馆。广州的体育设施一下子跃居全国领先地位。
在成功承办六运会的过程中,广东体育工作者承办大型运动会的智慧得到初步体现。他们在全国首创了集资办大赛的先河,开创了综合性运动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路子;首次把全运会下放到地级市,甚至珠三角的某些镇也承办过其中的一些单项比赛。六运会极大地调动了全省人民办大赛的积极性。
六运会为广东赢来一片赞誉声。当时的国家体委和国际奥委会官员均对广东承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能力给予充分肯定。而六运会给广东特别是广州市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令初尝大赛甜头的广州有了承办亚运会的打算。当时,广州觉得自己在体育设施和经济能力上已经有举办亚运会的条件和能力,但是那时北京已经拿下1990年第11届亚运会的主办权,广州在稍后10年内办亚运已没有可能。省委、省政府指示,目前申办亚运会的时机还不成熟,广州在六运会后要做的工作是向国家体委争取承办更多的国际性大赛,提高广州城市知名度和丰富承办大赛经验,等待申办亚运会的最佳时机。
九运场馆建设已为亚运着想
2001年11月,全运会在时隔14年之后再一次由广东承办。在承办九运会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决策人物不仅仅是盯着眼前的全运会,他们的目光已提前为2010年亚运会开始筹划了。
如果秉着节约的原则,六运会时修建的天河体育中心只要稍加维修改建,投入不到1亿就可满足九运会开幕式和主会场的需要。但省里考虑到广州申办亚运会的需要,决定投资近15个亿在黄村修建规模更加宏大、能容纳8万人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而承办九运会闭幕式的广州市,也另起炉灶在白云山下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广州体育馆,该馆能容纳1万观众,是国内惟一能承办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体育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和广州新体育馆,目前已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它也是国内目前最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前来出席九运会开幕式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数十名国际奥委会官员,无不对广州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和广州承办大赛的水平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广州有能力争办更高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九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在被问及广州是否有承办亚运会的能力时说,广州已经基本具备了申办亚运会的实力。之所以说基本具备,是因为如果广州承办亚运会,也是7年以后的事情了,目前先进的体育设施到时可能会稍嫌落后,需要作一些更新和改进。假设广州现在就举办亚运会,那广州就完全具备了承办的能力。
穗人大代表提交申亚提案
九运会成功闭幕之时,也正是广州市三年一小变告捷之际。九运会给广州带来的又一次巨变,让市民充分认识到了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给广州带来的商机和好处。也就在九运会举行之年,广州市人大代表首次提出了要广州市申办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提案。
2002年釜山亚运会期间,广州市部分人大代表再次建议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或者2009年东亚运动会,以及在本世纪中叶申办奥运会。市人大常委会马上将议案转到了市体育局,市体育局表示将立即跟进这项工作。
接到人大议案后,市体育局迅速与省、市有关部门作了沟通。并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广州市申办亚运会的前期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2002年 12月18日,在以广州市政府名义召开的2002年广州市体育工作会议上,市领导再次肯定了申办亚运会对广州市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申亚工作作了进一步的指示。广州市体育局党委立即成立了由局长刘江南任组长的“申办工作小组”。这标志着广州市正式全面启动了申办亚运的工作。
去年底,广州市成为国内第一个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申办2010年亚运会报告的城市。
许德立率团游说亚奥理事会
广州申办亚运会要想成功,必须得到亚奥理事会各成员的支持。在国内加紧筹备工作的同时,省和广州市领导也通过一切外交手段,向亚奥理事会成员宣传广州申亚行动。其中,副省长许德立的率团游说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外交部的高度重视下,,省和广州市联手认真制定了申亚对外联络计划。从去年10月开始至今,以副省长许德立为团长的申亚体育代表团,出访了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菲律宾、孟加拉、马尔代夫、科威特、沙特、卡塔尔、巴基斯坦等 10个国家,会见了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及10国的奥委会员。还利用参加亚非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执委会、东亚地区奥委会论坛、南亚运动会等机会,想方设法分别与越南、老挝、新加坡、不丹、斯里兰卡等19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数十名奥委会官员进行了交流,为正式提出申亚和全面启动申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月31日,广东申亚代表团专程赴科威特亚奥理事会总部,递交了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完美、充分反映广州综合实力及办会主题的《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报告书》。此时,广州的申亚工作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亚奥理事会评估团来穗考察这股东风了。
Q6:莲华镇的大事记
1979年
2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改订全社地主、富农子女本人成份为公社社员,并把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社员子女家庭出身改为社员。
3月12日,根据县的通知,公社所属各生产大队不设革命委员会,恢复原机构设置名称。
6月,南美生产大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改变以生产队工作制,农民积极性得以提高。
9月,根据中央的有关指示,对1955年已改变华侨地主、华侨富农成份的侨户进行查对核实。
12月,改选和建立大队一级的管理委员会。
1980年
5月24日,受太平洋第4号强台风影响,全社暴雨成灾,出现内涝,农作物受淹面积近万亩。
7月4日至6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人民公社第六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人民公社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十五乡人民公社第六届委员会和出席中共澄海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1月9日至11日,召开十五乡公社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公社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3名。
是年,全社从原16个生产大队分拆成隆南、隆华、隆北、东光、溪西、梅陇、碧砂、东浦、西浦、新楼、下长宁、上墩、后浦、南塘、雅道、林畔、下寨、南美、三洲19个生产大队,生产队123个。
1981年
3月,十五乡公社开始发行国库券。是年,全社早造内田单产首次突破874斤,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1982年
3月7日,开始第三次人口普查,至7月28日结束,全社当年7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普查统一标准时间的户数为4440户,人口为22353人。
是年,贯彻中共中央[1982]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落实农村生产责任制,全社晚造亩产998斤,比1981年同期增产352斤。
1983年
1月,撤销十五乡人民公社,建立十五乡区公所;撤销农村生产大队,建立乡人民政府。全社19个生产大队,合并建立隆南、隆华、隆北、东光、溪西、南塘、南美、下长宁、碧东梅9个乡人民政府。至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宣告结束。
4月9日、5月10日,遭受两次特大暴雨,出现两次内涝,持续时间长达四五天之久,使全社绝大部分农作物严重受浸。
12月,贯彻国务院批转商业部通知,取消凭布票购买棉布的制度。翌年不再发布票,以后棉布敞开供应。
是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发展。
全面落实华侨房屋政策。至1986年,已归还侨房产权面积7063平方米,占69.7%;归还使用权面积4929.6平方米,占48.6 %。
1984年
1月17至24日,十五乡区公所在各乡相应召开第八届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各乡正副乡长,选举出席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月,南美乡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每人口分配宅基地12平方米,全乡共分配宅基地14400平方米。
4月,早造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
9月1日,从本学年度起,全区小学自一二年级改为六年制,使用教育部新编六年制课本。
12月5日,县人民政府公布莲花古寺、西浦龟山古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点,责成十五乡区落实保护措施。
1985年
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十五乡区从本粮食年度起,取消粮油统购、派购,实行合同定购。县政府1985年21号文,确定全区定购粮26752担,食用油任务1177担。
6月22日至25日,遭第4号太平洋强台风袭击,风力10至11级,降雨量261毫米,潮州市铁铺区的鸡坑堤决口,洪水倾泻淹及十五乡整个区域,全区85%的村庄受洪水所包围,5100亩农作物受浸长达12小时之久,总经济损失达76.78万元。
7月23日,根据澄统发(85)第21号文件的通知,同意莲花古寺由佛教徒接收,同时进行修缮、开发。
8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全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农村分期分批进行整党,至1987年10月结束。整党期间,县委派工作组在碧东梅乡设立试点,摸索、总结农村整党的具体做法,后在全县推广。
9月10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澄城大众影剧院召开庆祝首届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十五乡区部分中、小学教师受到大会的表彰。
12月6日,坐落在十五乡区与东里镇交界处的北溪大桥施工,至1986年7月1日建成通车,投资130万元。
12月30日,在中央七机部工作的上墩村外出干部张汉英回家乡探视并拜访十五乡区公所。
是年,全区进一步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全区水稻早造、晚造平均亩产创历史单产最高纪录。
1986年
1月,根据县建立区(镇)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决定,建立十五乡区财政所,实行“划分税种、定收定支、收支挂钩、基数分成、超收奖励、一定二年”的包干管理制度。
3月,县人民法院复议建国以后判处的统战人物案件,十五乡区隆北村1951年被错杀的统战人士张两和被改判无罪。
月19日,东里邮局8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开通使用。原十五乡邮电支局撤除,合并东里邮局。
7月11日,受太平洋第7号强台风影响,从10日至12日,8级以上大风间断出现达40小时,降雨量284毫米,全区出现部分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渔池受淹情况。
11月13日,撤销十五乡区公所,建立十五乡镇人民政府。与此同时,撤销全区9个乡的建制,改置为18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即隆华、隆北、东光、溪西、梅陇、碧砂、东浦、西浦、新楼(新楼、上长宁)、下长宁、上墩、后浦、南塘、雅道、林畔、下寨、南美、三洲村委会和隆南居委会。
12月26日至27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镇第七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镇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十五乡镇第七届委员会及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
是年,华侨捐资办公益事业达88万港币。隆城乡海外华侨张昭荣等86人捐资82万港币新建了隆城报本学校,受到镇内外群众的赞扬。
1987年
1月8日,召开十五乡镇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长、副镇长4名。
是年,全镇水稻产量村村超历史,南塘、雅道、碧砂、三洲、下寨、上墩、梅陇、后浦等村早晚二造双跨千斤。后浦村获得了1356斤的高产片和1401斤的特高产攻关田,全镇获得全县创高产竞赛活动桂冠和四个第一。
1988年
2月28日,召开全镇党员和各校校长大会,传达中央1987年1—5号文件精神,镇委书记许旭彬强调全镇广大党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9月1日,十五乡镇从北溪桥头到下长宁桥头的镇性中心道路全面通车。
是年,落实侨房政策,全镇的5116平方米侨房,产权全面落实归还业主。
隆城乡海外华侨张昭荣、张慧青、张之初等捐资60多万元,建成隆城水厂、三洲林顺苞学校。
1989年
4月,原广东省农业厅厅长许仕钅监 到南美村考察。
夏,集资25万元新建中学教学楼和宿舍楼各一幢,建筑面积共668平方米。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4%,小学生升中率达到96.5%,居全县之冠。初中升高中率67%,名列全县第二。
是年,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出版《十五乡文艺》刊物和《莲峰虎影》谜刊。
全镇有隆南等15个村(居)共投资62万元进行改水工作和环境的整治,使全镇一半以上的人口饮上自来水。
1989至1992年8月
南美村分两期兴建树基学校新教学楼。其中,省教育厅拨款2万元,澄海教育局拨款0.6万元,外出离休老干部陈全、陈长豪、陈惠才等带头捐资4万元,旅泰华侨陈铭继捐资0.3万元,汕头特区工业总公司捐资18万元。
1990年
3月27日至28日,召开十五乡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新的镇人大主席团和镇长、副镇长5名。
5月4日至5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镇第八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镇第七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十五乡镇第八届委员会、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出席县党代会代表。
是年,多渠道集资45万元,扩建、修建校舍2869平方米,其中扩建1280平方米,修建1589平方米。翌年,又集资79.81万元,新建校舍846平方米,修建校舍3285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991年
投资21万元修筑老镇道(沿堤路)长1公里水泥路面。
投资23.6万元,完善供水设备的配套。
1992年
引进技术密集型的八通仪器设备制造公司,并投入资金150多万元,研制开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红外测温仪系列,其产品参加1992年北京(国际)发明博览会获铜奖,取得省技术监督局发给的生产许可证。
是年,基本完成潮(洲)樟(林)公路十五路段的拓宽和铺设水泥路面工程。
1993年
2月25日至26日,召开十五乡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产生新的人大主席团和镇长、副镇长5名。
3月19日至20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镇第九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镇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十五乡镇第九届委员会、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出席县党代会代表。
10月,广东省民政厅确认南美村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的革命老区村。
12月,东铁公路全长3500米的改造拓宽第一期工程竣工并经上级交通部门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是年,下寨村被省政府、汕头市批准为解放战争游击队活动根据地。
1995年
3月1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澄海市将十五乡镇更名为莲华镇。
4月,南美村试验早造抛秧技术。
5月30日,经省民政厅粤民基[1995]12号文批复,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澄海市将十五乡镇更名为莲华镇。
6月9日,经转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厅和汕头市人民政府分别以粤民基[1995]12号和汕府函[1995]62号文批复,同意将十五乡镇更名为莲华镇。
6月12日,经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厅以粤民基[1995]12号文,汕头市人民政府以汕府函[1995]62号文批复:澄海市十五乡镇已更名为莲华镇。
10月,南美村村民陈周群捐资5万元修建村道。
12月8日,莲华镇举行更改镇名挂牌仪式,汕头市有关领导、澄海市五套班子领导参加了挂牌仪式。
1996年
1月30至31日,召开莲华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人大主席1名和镇长、副镇长4名。
1997年
1月,碧砂村恢复建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5月,国务委员彭佩云考察莲华镇的计划生育工作,高度评价全镇计生工作并称赞东浦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做法。
同月,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市长周日方到南美村考察了解村民饮水情况。
夏,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视察梅陇村,了解村民生活情况及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9月,莲华镇溪西村选手李珊燕、南塘村选手吴继盛在汕头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分别获得羽毛球双打金牌和男子50米游泳银牌。
同月,汕头市老区工作现场会在莲华镇召开,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主持会议。
是年,在东光村建设全市第二个育秧工厂,保证秧苗的供给。
莲华镇投资35万元完成了莲花山温泉旅游风景区的详细整编工作。
1998年
1月,碧砂村全村各户安装自来水。
5月,在汕头市驻西浦农村基层建设工作队队长、汕头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肖映川和原澄海市副市长、著名版画家许川如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建设西浦美术写生基地。
9月,在上级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共筹集资金1200万元投入改水首期工程建设,解决了全镇15个村的饮水问题,使全镇80%的人口饮上自来水。
10月,莲华镇计生服务所被评为汕头市乙级服务所。
冬,碧砂村无偿划出耕地50多亩用于新建莲花古寺大道及作为古寺扩建用地。
是年,全镇水稻抛秧面积达到90%以上,成为汕头市首个抛秧示范镇。
1999年
3月11日至12日,召开莲华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莲华镇人大主席1名和镇长、副镇长5名。
3月23日至24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莲华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莲华镇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莲华镇第十一届委员会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4月,南美村实施电解工程,改善村民用电条件。
8月,调整学校布局,全镇从1999年以前的12所学校调整为7所。
秋,碧砂村创办教育基金会。
是年,引进投资200万元的莲花山矿泉水厂。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代表广东省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获金奖2次、银奖2次、铜奖1次,广东省人民政府给予特别嘉奖。
莲华镇碧砂村潘洁妹获第二届“广洋杯”佳谜创作奖。
2000年
3月,碧砂村成立果蔬协会。
4月,离休老干部陈长豪捐资10万元在南美村修建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灯光篮球场。
7月,引进汕头国安企业有限公司和香港乾泰隆有限公司开发莲花山温泉度假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3000亩,设计投资1.8亿人民币,首期工程占地235亩,投资6000万元。
9月2日,因受“玛莉亚”热带风暴影响,全镇遭受多年来未遇的内涝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受浸农作物和水产养殖面积8195亩。下长宁、上墩等6个村庄不同程度受浸,全镇直接经济损失1050万元。
12月,中共汕头市委组织部、汕头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碧砂村“汕头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的称号。
是年,莲华镇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工作受到上级的肯定,被评为汕头市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
2月14日,投资148万元建成三洲涵提水站,解决全镇农田用水难问题。
3月7日,召开莲华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人民政府镇长。
5月,碧砂村被省环保局评为首批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7月,动工铺设从东铁公路至东光村东闸门全长305米、宽7米的“隆城联乡路”部分水泥路面;修缮“隆城联乡路”中段交通桥,全长29.3米、宽3.3米的桥面,总投资20万元。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确认绿源复合肥有限公司为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
9月28日,首期投资1.2亿元的莲花山温泉度假村竣工投入营业。
是年,投资186万元,基本完成6300亩低产田的综合开发;投资308万元,土石15.7万立方,加固防洪堤及围内排灌渠系建设。
多方筹资150多万元铺设镇性供水主干管2.5公里。投资80万元实施新楼、西浦、碧砂等村的水改工程,使群众饮上自来水。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参展兰花获第九届中国兰花博览会金奖。
莲华镇灯谜爱好者参加福建“施琅杯”谜会,获团体第二名,碧砂村潘洁妹获个人书面竞猜优秀射手的称号。
2002年
3月19日至20日,召开莲华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人大主席1名和镇长、副镇长4名。
3月,根据澄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基础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镇设置中学1所和中心、报本、鹤浦3所完全小学。
4月15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莲华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莲华镇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莲华镇委员会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4月,汕头市人民政府授予东浦村“计划生育先进村”称号。
下半年,开发“盛安楼”古寨以及寨后果林旅游山庄“百草园”为特色旅游景区。
8月,引进了占地54亩的远东国兰有限公司。
9月份,投资80万元,采用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工艺技术,在隆碧路旁建设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日处理污水1000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这是汕头市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12月,召开由全镇各村二委干部、各包村组长参加的调整学校布局动员大会,邀请澄海市教育局领导作动员报告。
是年,投资116万元对西浦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参展兰花获第十届中国兰花博览会金奖。
2003年
1月,开始实施全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撤去东浦小学并入中心小学;撤去溪西小学并入报本小学,撤去下长宁小学、南美树基学校并入鹤浦小学。
关于许德立和许德立的籍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许德立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温度5~1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许德立,以及许德立的籍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亚奥理事会是几年在哪成立,中国在那年成为亚奥理事?
- 许德立是哪里的人?
- 许德立老婆是谁
- 潮商大会的历届回眸
- 2010年亚运会是如何申办成立的
- 莲华镇的大事记
Q1:亚奥理事会是几年在哪成立,中国在那年成为亚奥理事?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Olympic Council of Asia -- OCA) 于1982年11月16日成立,其前身为1949年2月13日在新德里成立的亚洲运动会联合会。总部设在科威特。1981年11月26日和1982年11月16日,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举行两次会议,会议决定将亚洲运动会联合会改名为亚洲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亚奥理事会”。参加这两次会议的34个国家奥委会为亚奥理事会创始会员。宗旨是促进亚洲体育运动的发展。
亚奥理事会举办的最大的活动是每4年举办一次的亚洲运动会(亚运会)。
至1998年9月,亚奥理事会共拥有44个成员。中国于1973年9月18日加入亚奥理事会的前身“亚洲运动会联合会”。
Q2:许德立是哪里的人?
广东潮阳人,1945年10月份出生,现任广东省副省长。
Q3:许德立老婆是谁
姓名:许德立
生日:1945年10月
简介:许德立,男,1945年10月生,广东汕头潮阳人,汉族,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婚姻状况暂未公开资料显示。
Q4:潮商大会的历届回眸
第一届潮商大会——汕头
2005年6月18日—19日,以“交流、合作、服务、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潮商大会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9个潮商代表团、600多名潮籍商界翘楚云集汕头,参加这次既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又体现开放特征的商贸盛会,共同见证这载入潮商辉煌历史的一刻。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中联部原部长朱良,司法部原部长蔡诚,海内外嘉宾萧灼基、陈有庆、陈伟南、狄娜、陈海燕、刘艺良、蔡衍涛,汕头市领导林木声、黄志光等。
第二届潮商大会——南京
2006年5月27日—28日,第二届潮商大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商机互动、共谋发展”,8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潮籍工商界精英齐聚十朝都会,畅叙乡谊,共谋发展,成为潮商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盛事。出席这次盛会的海内外领导嘉宾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原国家司法部部长蔡诚,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广东省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会长陈海燕,汕头市副市长钟展南,潮州市副市长陈建新,揭阳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德坤,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主席熊德龙,美国夏威夷潮州商会团长罗镇登,加拿大温哥华潮州同乡会副会长冯汝洁,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会董蓝楚汉,澳洲潮州同乡会会长、第十四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席周光明,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庄学山,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潮州总商会名誉会长刘艺良,澳门潮汕总商会会长李莱德等,以及各地潮人商会、企业的负责人。
第三届潮商大会——北京
2008年10月29日至31日,2008国际潮商论坛暨第三届潮商大会在北京市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世界潮商——交流合作共创辉煌”和“百年潮商——历史 文化 精神”,并举行大型史志性著作《世界潮商丛书》首发式。大会由北京潮人商会主办,由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秘书处、香港潮州商会、澳门潮汕总商会、北京市工商联(总商会)等单位支持举办。来自国内、香港、澳门,以及泰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的60余个代表团共800余名潮商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出席开幕大会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豪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朱良,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北京市人大副主任、北京市侨联主席李昭玲,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等。另外,全国侨联副主席、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陈有庆,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会长陈伟南,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潮州同乡会会长刘艺良等海外知名人士,以及国内潮商领军人物黄光裕、张章笋、郑定平、周卫群、姚文琛、吴开松等,出席了开幕典礼。潮籍知名企业家李嘉诚为大会发来贺信。据介绍,该大会可以算是潮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盛会。
第四届潮商大会——上海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第四届潮商大会暨全球潮商投资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出席会议代表有1200多名。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蔡东士,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良园等出席了开幕式暨主题大会。
本届潮商大会的“亮点”是预备邀请十几个国家的潮商代表与会,希望逐步为海内外潮商构建起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第四届潮商大会筹备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筹备会讨论通过了第四届潮商大会会议议程和大会论坛主题,并确定第五届潮商大会将在深圳举行。
本届大会由上海潮汕商会主办,届时将邀请海内外近千名潮商与会。“有大海就有潮声,有潮声就有潮人。”这是潮汕人对自己的描述。凭借着勤奋刻苦、敢为人先的精神,潮商在海内外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潮汕商会会长姚文琛表示,“今年是上海的世博年,我们正是期望借上海之力,借上海之势,向世界展示潮商风采。”
第五届潮商大会——深圳
第五届潮商大会于2012年11月13日至15日在深圳南山区保利大剧院召开。大会将遵循“交流、合作、服务、发展”的宗旨,围绕“潮商走向国际大联合”的主题,为海内外商会和潮籍企业家构建一个寻求合作与发展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67家潮属社团的18家海外潮商代表1400多人出席大会。本届大会的报名签到采用潮人在线开发的网上报名系统,优化大会接待、签到、入住、会场等环节。
第五届潮商大会的时间安排与深圳市每年一次的大型活动“高交会”相衔接,目的也是让会议代表与嘉宾在潮商大会后即可参加“高交会”活动,力争办成一次大型的经贸活动、联谊活动和文化活动。大会期间,主办方将举行“潮商走向国际大联合”论坛,计划邀请汕头市潮商研究会、中山大学贺立平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和海外社团领袖等作为主讲嘉宾,同时还将举办充满乡情乡谊的文艺晚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等分别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宣布大会开幕。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蔡东士,泰国国务院前副总理刘鸿宇,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华侨商联合会会长陈有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周天鸿、徐尚武,广东省原副省长许德立,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思平,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钟晓渝,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潮州市市长李庆雄、揭阳市市长陈东、汕尾市市长吴紫骊等出席大会。第五届潮商大会主席、深圳市潮汕商会会长吴开松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呼吁潮商族群走向世界大联合,国际潮商经济合作组织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2013年底,该组织的成立庆典将在深圳举行。
Q5:2010年亚运会是如何申办成立的
广州申办亚运会来龙去脉
2004年4月13日13:36
■内幕揭秘
明天,亚奥理事会评估团将抵达广州,对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这标志着广州的申亚工作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在申办亚运会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评估团的考察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为了迎接这一步的来临,广东省和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体育工作者却为此付出了17年的努力。其实,早在1987年广东成功举办六运会后,广州就有了申办亚运会的最初意向……
六运会初尝承办大赛甜头
1987年,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东举行,这是广东首次承办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为了迎接六运会的成功举办,作为主赛场的广州市大兴土木,修建了天河体育中心等一大批现代化体育场馆。广州的体育设施一下子跃居全国领先地位。
在成功承办六运会的过程中,广东体育工作者承办大型运动会的智慧得到初步体现。他们在全国首创了集资办大赛的先河,开创了综合性运动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路子;首次把全运会下放到地级市,甚至珠三角的某些镇也承办过其中的一些单项比赛。六运会极大地调动了全省人民办大赛的积极性。
六运会为广东赢来一片赞誉声。当时的国家体委和国际奥委会官员均对广东承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能力给予充分肯定。而六运会给广东特别是广州市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令初尝大赛甜头的广州有了承办亚运会的打算。当时,广州觉得自己在体育设施和经济能力上已经有举办亚运会的条件和能力,但是那时北京已经拿下1990年第11届亚运会的主办权,广州在稍后10年内办亚运已没有可能。省委、省政府指示,目前申办亚运会的时机还不成熟,广州在六运会后要做的工作是向国家体委争取承办更多的国际性大赛,提高广州城市知名度和丰富承办大赛经验,等待申办亚运会的最佳时机。
九运场馆建设已为亚运着想
2001年11月,全运会在时隔14年之后再一次由广东承办。在承办九运会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决策人物不仅仅是盯着眼前的全运会,他们的目光已提前为2010年亚运会开始筹划了。
如果秉着节约的原则,六运会时修建的天河体育中心只要稍加维修改建,投入不到1亿就可满足九运会开幕式和主会场的需要。但省里考虑到广州申办亚运会的需要,决定投资近15个亿在黄村修建规模更加宏大、能容纳8万人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而承办九运会闭幕式的广州市,也另起炉灶在白云山下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广州体育馆,该馆能容纳1万观众,是国内惟一能承办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体育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和广州新体育馆,目前已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它也是国内目前最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前来出席九运会开幕式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数十名国际奥委会官员,无不对广州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和广州承办大赛的水平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广州有能力争办更高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九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在被问及广州是否有承办亚运会的能力时说,广州已经基本具备了申办亚运会的实力。之所以说基本具备,是因为如果广州承办亚运会,也是7年以后的事情了,目前先进的体育设施到时可能会稍嫌落后,需要作一些更新和改进。假设广州现在就举办亚运会,那广州就完全具备了承办的能力。
穗人大代表提交申亚提案
九运会成功闭幕之时,也正是广州市三年一小变告捷之际。九运会给广州带来的又一次巨变,让市民充分认识到了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给广州带来的商机和好处。也就在九运会举行之年,广州市人大代表首次提出了要广州市申办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提案。
2002年釜山亚运会期间,广州市部分人大代表再次建议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或者2009年东亚运动会,以及在本世纪中叶申办奥运会。市人大常委会马上将议案转到了市体育局,市体育局表示将立即跟进这项工作。
接到人大议案后,市体育局迅速与省、市有关部门作了沟通。并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广州市申办亚运会的前期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2002年 12月18日,在以广州市政府名义召开的2002年广州市体育工作会议上,市领导再次肯定了申办亚运会对广州市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申亚工作作了进一步的指示。广州市体育局党委立即成立了由局长刘江南任组长的“申办工作小组”。这标志着广州市正式全面启动了申办亚运的工作。
去年底,广州市成为国内第一个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申办2010年亚运会报告的城市。
许德立率团游说亚奥理事会
广州申办亚运会要想成功,必须得到亚奥理事会各成员的支持。在国内加紧筹备工作的同时,省和广州市领导也通过一切外交手段,向亚奥理事会成员宣传广州申亚行动。其中,副省长许德立的率团游说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外交部的高度重视下,,省和广州市联手认真制定了申亚对外联络计划。从去年10月开始至今,以副省长许德立为团长的申亚体育代表团,出访了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菲律宾、孟加拉、马尔代夫、科威特、沙特、卡塔尔、巴基斯坦等 10个国家,会见了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及10国的奥委会员。还利用参加亚非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执委会、东亚地区奥委会论坛、南亚运动会等机会,想方设法分别与越南、老挝、新加坡、不丹、斯里兰卡等19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数十名奥委会官员进行了交流,为正式提出申亚和全面启动申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月31日,广东申亚代表团专程赴科威特亚奥理事会总部,递交了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完美、充分反映广州综合实力及办会主题的《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报告书》。此时,广州的申亚工作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亚奥理事会评估团来穗考察这股东风了。
Q6:莲华镇的大事记
1979年
2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改订全社地主、富农子女本人成份为公社社员,并把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社员子女家庭出身改为社员。
3月12日,根据县的通知,公社所属各生产大队不设革命委员会,恢复原机构设置名称。
6月,南美生产大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改变以生产队工作制,农民积极性得以提高。
9月,根据中央的有关指示,对1955年已改变华侨地主、华侨富农成份的侨户进行查对核实。
12月,改选和建立大队一级的管理委员会。
1980年
5月24日,受太平洋第4号强台风影响,全社暴雨成灾,出现内涝,农作物受淹面积近万亩。
7月4日至6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人民公社第六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人民公社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十五乡人民公社第六届委员会和出席中共澄海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1月9日至11日,召开十五乡公社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公社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3名。
是年,全社从原16个生产大队分拆成隆南、隆华、隆北、东光、溪西、梅陇、碧砂、东浦、西浦、新楼、下长宁、上墩、后浦、南塘、雅道、林畔、下寨、南美、三洲19个生产大队,生产队123个。
1981年
3月,十五乡公社开始发行国库券。是年,全社早造内田单产首次突破874斤,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1982年
3月7日,开始第三次人口普查,至7月28日结束,全社当年7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普查统一标准时间的户数为4440户,人口为22353人。
是年,贯彻中共中央[1982]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落实农村生产责任制,全社晚造亩产998斤,比1981年同期增产352斤。
1983年
1月,撤销十五乡人民公社,建立十五乡区公所;撤销农村生产大队,建立乡人民政府。全社19个生产大队,合并建立隆南、隆华、隆北、东光、溪西、南塘、南美、下长宁、碧东梅9个乡人民政府。至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宣告结束。
4月9日、5月10日,遭受两次特大暴雨,出现两次内涝,持续时间长达四五天之久,使全社绝大部分农作物严重受浸。
12月,贯彻国务院批转商业部通知,取消凭布票购买棉布的制度。翌年不再发布票,以后棉布敞开供应。
是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发展。
全面落实华侨房屋政策。至1986年,已归还侨房产权面积7063平方米,占69.7%;归还使用权面积4929.6平方米,占48.6 %。
1984年
1月17至24日,十五乡区公所在各乡相应召开第八届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各乡正副乡长,选举出席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月,南美乡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每人口分配宅基地12平方米,全乡共分配宅基地14400平方米。
4月,早造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
9月1日,从本学年度起,全区小学自一二年级改为六年制,使用教育部新编六年制课本。
12月5日,县人民政府公布莲花古寺、西浦龟山古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点,责成十五乡区落实保护措施。
1985年
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十五乡区从本粮食年度起,取消粮油统购、派购,实行合同定购。县政府1985年21号文,确定全区定购粮26752担,食用油任务1177担。
6月22日至25日,遭第4号太平洋强台风袭击,风力10至11级,降雨量261毫米,潮州市铁铺区的鸡坑堤决口,洪水倾泻淹及十五乡整个区域,全区85%的村庄受洪水所包围,5100亩农作物受浸长达12小时之久,总经济损失达76.78万元。
7月23日,根据澄统发(85)第21号文件的通知,同意莲花古寺由佛教徒接收,同时进行修缮、开发。
8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全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农村分期分批进行整党,至1987年10月结束。整党期间,县委派工作组在碧东梅乡设立试点,摸索、总结农村整党的具体做法,后在全县推广。
9月10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澄城大众影剧院召开庆祝首届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十五乡区部分中、小学教师受到大会的表彰。
12月6日,坐落在十五乡区与东里镇交界处的北溪大桥施工,至1986年7月1日建成通车,投资130万元。
12月30日,在中央七机部工作的上墩村外出干部张汉英回家乡探视并拜访十五乡区公所。
是年,全区进一步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全区水稻早造、晚造平均亩产创历史单产最高纪录。
1986年
1月,根据县建立区(镇)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决定,建立十五乡区财政所,实行“划分税种、定收定支、收支挂钩、基数分成、超收奖励、一定二年”的包干管理制度。
3月,县人民法院复议建国以后判处的统战人物案件,十五乡区隆北村1951年被错杀的统战人士张两和被改判无罪。
月19日,东里邮局8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开通使用。原十五乡邮电支局撤除,合并东里邮局。
7月11日,受太平洋第7号强台风影响,从10日至12日,8级以上大风间断出现达40小时,降雨量284毫米,全区出现部分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渔池受淹情况。
11月13日,撤销十五乡区公所,建立十五乡镇人民政府。与此同时,撤销全区9个乡的建制,改置为18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即隆华、隆北、东光、溪西、梅陇、碧砂、东浦、西浦、新楼(新楼、上长宁)、下长宁、上墩、后浦、南塘、雅道、林畔、下寨、南美、三洲村委会和隆南居委会。
12月26日至27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镇第七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镇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十五乡镇第七届委员会及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
是年,华侨捐资办公益事业达88万港币。隆城乡海外华侨张昭荣等86人捐资82万港币新建了隆城报本学校,受到镇内外群众的赞扬。
1987年
1月8日,召开十五乡镇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长、副镇长4名。
是年,全镇水稻产量村村超历史,南塘、雅道、碧砂、三洲、下寨、上墩、梅陇、后浦等村早晚二造双跨千斤。后浦村获得了1356斤的高产片和1401斤的特高产攻关田,全镇获得全县创高产竞赛活动桂冠和四个第一。
1988年
2月28日,召开全镇党员和各校校长大会,传达中央1987年1—5号文件精神,镇委书记许旭彬强调全镇广大党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9月1日,十五乡镇从北溪桥头到下长宁桥头的镇性中心道路全面通车。
是年,落实侨房政策,全镇的5116平方米侨房,产权全面落实归还业主。
隆城乡海外华侨张昭荣、张慧青、张之初等捐资60多万元,建成隆城水厂、三洲林顺苞学校。
1989年
4月,原广东省农业厅厅长许仕钅监 到南美村考察。
夏,集资25万元新建中学教学楼和宿舍楼各一幢,建筑面积共668平方米。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4%,小学生升中率达到96.5%,居全县之冠。初中升高中率67%,名列全县第二。
是年,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出版《十五乡文艺》刊物和《莲峰虎影》谜刊。
全镇有隆南等15个村(居)共投资62万元进行改水工作和环境的整治,使全镇一半以上的人口饮上自来水。
1989至1992年8月
南美村分两期兴建树基学校新教学楼。其中,省教育厅拨款2万元,澄海教育局拨款0.6万元,外出离休老干部陈全、陈长豪、陈惠才等带头捐资4万元,旅泰华侨陈铭继捐资0.3万元,汕头特区工业总公司捐资18万元。
1990年
3月27日至28日,召开十五乡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新的镇人大主席团和镇长、副镇长5名。
5月4日至5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镇第八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镇第七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十五乡镇第八届委员会、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出席县党代会代表。
是年,多渠道集资45万元,扩建、修建校舍2869平方米,其中扩建1280平方米,修建1589平方米。翌年,又集资79.81万元,新建校舍846平方米,修建校舍3285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991年
投资21万元修筑老镇道(沿堤路)长1公里水泥路面。
投资23.6万元,完善供水设备的配套。
1992年
引进技术密集型的八通仪器设备制造公司,并投入资金150多万元,研制开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红外测温仪系列,其产品参加1992年北京(国际)发明博览会获铜奖,取得省技术监督局发给的生产许可证。
是年,基本完成潮(洲)樟(林)公路十五路段的拓宽和铺设水泥路面工程。
1993年
2月25日至26日,召开十五乡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产生新的人大主席团和镇长、副镇长5名。
3月19日至20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镇第九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镇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十五乡镇第九届委员会、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出席县党代会代表。
10月,广东省民政厅确认南美村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的革命老区村。
12月,东铁公路全长3500米的改造拓宽第一期工程竣工并经上级交通部门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是年,下寨村被省政府、汕头市批准为解放战争游击队活动根据地。
1995年
3月1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澄海市将十五乡镇更名为莲华镇。
4月,南美村试验早造抛秧技术。
5月30日,经省民政厅粤民基[1995]12号文批复,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澄海市将十五乡镇更名为莲华镇。
6月9日,经转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厅和汕头市人民政府分别以粤民基[1995]12号和汕府函[1995]62号文批复,同意将十五乡镇更名为莲华镇。
6月12日,经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厅以粤民基[1995]12号文,汕头市人民政府以汕府函[1995]62号文批复:澄海市十五乡镇已更名为莲华镇。
10月,南美村村民陈周群捐资5万元修建村道。
12月8日,莲华镇举行更改镇名挂牌仪式,汕头市有关领导、澄海市五套班子领导参加了挂牌仪式。
1996年
1月30至31日,召开莲华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人大主席1名和镇长、副镇长4名。
1997年
1月,碧砂村恢复建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5月,国务委员彭佩云考察莲华镇的计划生育工作,高度评价全镇计生工作并称赞东浦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做法。
同月,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市长周日方到南美村考察了解村民饮水情况。
夏,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视察梅陇村,了解村民生活情况及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9月,莲华镇溪西村选手李珊燕、南塘村选手吴继盛在汕头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分别获得羽毛球双打金牌和男子50米游泳银牌。
同月,汕头市老区工作现场会在莲华镇召开,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主持会议。
是年,在东光村建设全市第二个育秧工厂,保证秧苗的供给。
莲华镇投资35万元完成了莲花山温泉旅游风景区的详细整编工作。
1998年
1月,碧砂村全村各户安装自来水。
5月,在汕头市驻西浦农村基层建设工作队队长、汕头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肖映川和原澄海市副市长、著名版画家许川如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建设西浦美术写生基地。
9月,在上级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共筹集资金1200万元投入改水首期工程建设,解决了全镇15个村的饮水问题,使全镇80%的人口饮上自来水。
10月,莲华镇计生服务所被评为汕头市乙级服务所。
冬,碧砂村无偿划出耕地50多亩用于新建莲花古寺大道及作为古寺扩建用地。
是年,全镇水稻抛秧面积达到90%以上,成为汕头市首个抛秧示范镇。
1999年
3月11日至12日,召开莲华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莲华镇人大主席1名和镇长、副镇长5名。
3月23日至24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莲华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莲华镇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莲华镇第十一届委员会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4月,南美村实施电解工程,改善村民用电条件。
8月,调整学校布局,全镇从1999年以前的12所学校调整为7所。
秋,碧砂村创办教育基金会。
是年,引进投资200万元的莲花山矿泉水厂。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代表广东省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获金奖2次、银奖2次、铜奖1次,广东省人民政府给予特别嘉奖。
莲华镇碧砂村潘洁妹获第二届“广洋杯”佳谜创作奖。
2000年
3月,碧砂村成立果蔬协会。
4月,离休老干部陈长豪捐资10万元在南美村修建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灯光篮球场。
7月,引进汕头国安企业有限公司和香港乾泰隆有限公司开发莲花山温泉度假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3000亩,设计投资1.8亿人民币,首期工程占地235亩,投资6000万元。
9月2日,因受“玛莉亚”热带风暴影响,全镇遭受多年来未遇的内涝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受浸农作物和水产养殖面积8195亩。下长宁、上墩等6个村庄不同程度受浸,全镇直接经济损失1050万元。
12月,中共汕头市委组织部、汕头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碧砂村“汕头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的称号。
是年,莲华镇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工作受到上级的肯定,被评为汕头市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
2月14日,投资148万元建成三洲涵提水站,解决全镇农田用水难问题。
3月7日,召开莲华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人民政府镇长。
5月,碧砂村被省环保局评为首批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7月,动工铺设从东铁公路至东光村东闸门全长305米、宽7米的“隆城联乡路”部分水泥路面;修缮“隆城联乡路”中段交通桥,全长29.3米、宽3.3米的桥面,总投资20万元。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确认绿源复合肥有限公司为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
9月28日,首期投资1.2亿元的莲花山温泉度假村竣工投入营业。
是年,投资186万元,基本完成6300亩低产田的综合开发;投资308万元,土石15.7万立方,加固防洪堤及围内排灌渠系建设。
多方筹资150多万元铺设镇性供水主干管2.5公里。投资80万元实施新楼、西浦、碧砂等村的水改工程,使群众饮上自来水。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参展兰花获第九届中国兰花博览会金奖。
莲华镇灯谜爱好者参加福建“施琅杯”谜会,获团体第二名,碧砂村潘洁妹获个人书面竞猜优秀射手的称号。
2002年
3月19日至20日,召开莲华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人大主席1名和镇长、副镇长4名。
3月,根据澄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基础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镇设置中学1所和中心、报本、鹤浦3所完全小学。
4月15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莲华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莲华镇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莲华镇委员会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4月,汕头市人民政府授予东浦村“计划生育先进村”称号。
下半年,开发“盛安楼”古寨以及寨后果林旅游山庄“百草园”为特色旅游景区。
8月,引进了占地54亩的远东国兰有限公司。
9月份,投资80万元,采用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工艺技术,在隆碧路旁建设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日处理污水1000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这是汕头市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12月,召开由全镇各村二委干部、各包村组长参加的调整学校布局动员大会,邀请澄海市教育局领导作动员报告。
是年,投资116万元对西浦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参展兰花获第十届中国兰花博览会金奖。
2003年
1月,开始实施全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撤去东浦小学并入中心小学;撤去溪西小学并入报本小学,撤去下长宁小学、南美树基学校并入鹤浦小学。
关于许德立和许德立的籍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许德立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湿度4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许德立,以及许德立的籍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亚奥理事会是几年在哪成立,中国在那年成为亚奥理事?
- 许德立是哪里的人?
- 许德立老婆是谁
- 潮商大会的历届回眸
- 2010年亚运会是如何申办成立的
- 莲华镇的大事记
Q1:亚奥理事会是几年在哪成立,中国在那年成为亚奥理事?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Olympic Council of Asia -- OCA) 于1982年11月16日成立,其前身为1949年2月13日在新德里成立的亚洲运动会联合会。总部设在科威特。1981年11月26日和1982年11月16日,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举行两次会议,会议决定将亚洲运动会联合会改名为亚洲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亚奥理事会”。参加这两次会议的34个国家奥委会为亚奥理事会创始会员。宗旨是促进亚洲体育运动的发展。
亚奥理事会举办的最大的活动是每4年举办一次的亚洲运动会(亚运会)。
至1998年9月,亚奥理事会共拥有44个成员。中国于1973年9月18日加入亚奥理事会的前身“亚洲运动会联合会”。
Q2:许德立是哪里的人?
广东潮阳人,1945年10月份出生,现任广东省副省长。
Q3:许德立老婆是谁
姓名:许德立
生日:1945年10月
简介:许德立,男,1945年10月生,广东汕头潮阳人,汉族,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婚姻状况暂未公开资料显示。
Q4:潮商大会的历届回眸
第一届潮商大会——汕头
2005年6月18日—19日,以“交流、合作、服务、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潮商大会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9个潮商代表团、600多名潮籍商界翘楚云集汕头,参加这次既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又体现开放特征的商贸盛会,共同见证这载入潮商辉煌历史的一刻。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中联部原部长朱良,司法部原部长蔡诚,海内外嘉宾萧灼基、陈有庆、陈伟南、狄娜、陈海燕、刘艺良、蔡衍涛,汕头市领导林木声、黄志光等。
第二届潮商大会——南京
2006年5月27日—28日,第二届潮商大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商机互动、共谋发展”,8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潮籍工商界精英齐聚十朝都会,畅叙乡谊,共谋发展,成为潮商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盛事。出席这次盛会的海内外领导嘉宾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原国家司法部部长蔡诚,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广东省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会长陈海燕,汕头市副市长钟展南,潮州市副市长陈建新,揭阳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德坤,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主席熊德龙,美国夏威夷潮州商会团长罗镇登,加拿大温哥华潮州同乡会副会长冯汝洁,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会董蓝楚汉,澳洲潮州同乡会会长、第十四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席周光明,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庄学山,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潮州总商会名誉会长刘艺良,澳门潮汕总商会会长李莱德等,以及各地潮人商会、企业的负责人。
第三届潮商大会——北京
2008年10月29日至31日,2008国际潮商论坛暨第三届潮商大会在北京市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世界潮商——交流合作共创辉煌”和“百年潮商——历史 文化 精神”,并举行大型史志性著作《世界潮商丛书》首发式。大会由北京潮人商会主办,由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秘书处、香港潮州商会、澳门潮汕总商会、北京市工商联(总商会)等单位支持举办。来自国内、香港、澳门,以及泰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的60余个代表团共800余名潮商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出席开幕大会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豪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朱良,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北京市人大副主任、北京市侨联主席李昭玲,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等。另外,全国侨联副主席、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陈有庆,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会长陈伟南,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潮州同乡会会长刘艺良等海外知名人士,以及国内潮商领军人物黄光裕、张章笋、郑定平、周卫群、姚文琛、吴开松等,出席了开幕典礼。潮籍知名企业家李嘉诚为大会发来贺信。据介绍,该大会可以算是潮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盛会。
第四届潮商大会——上海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第四届潮商大会暨全球潮商投资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出席会议代表有1200多名。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蔡东士,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良园等出席了开幕式暨主题大会。
本届潮商大会的“亮点”是预备邀请十几个国家的潮商代表与会,希望逐步为海内外潮商构建起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第四届潮商大会筹备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筹备会讨论通过了第四届潮商大会会议议程和大会论坛主题,并确定第五届潮商大会将在深圳举行。
本届大会由上海潮汕商会主办,届时将邀请海内外近千名潮商与会。“有大海就有潮声,有潮声就有潮人。”这是潮汕人对自己的描述。凭借着勤奋刻苦、敢为人先的精神,潮商在海内外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潮汕商会会长姚文琛表示,“今年是上海的世博年,我们正是期望借上海之力,借上海之势,向世界展示潮商风采。”
第五届潮商大会——深圳
第五届潮商大会于2012年11月13日至15日在深圳南山区保利大剧院召开。大会将遵循“交流、合作、服务、发展”的宗旨,围绕“潮商走向国际大联合”的主题,为海内外商会和潮籍企业家构建一个寻求合作与发展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67家潮属社团的18家海外潮商代表1400多人出席大会。本届大会的报名签到采用潮人在线开发的网上报名系统,优化大会接待、签到、入住、会场等环节。
第五届潮商大会的时间安排与深圳市每年一次的大型活动“高交会”相衔接,目的也是让会议代表与嘉宾在潮商大会后即可参加“高交会”活动,力争办成一次大型的经贸活动、联谊活动和文化活动。大会期间,主办方将举行“潮商走向国际大联合”论坛,计划邀请汕头市潮商研究会、中山大学贺立平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和海外社团领袖等作为主讲嘉宾,同时还将举办充满乡情乡谊的文艺晚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等分别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宣布大会开幕。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蔡东士,泰国国务院前副总理刘鸿宇,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华侨商联合会会长陈有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周天鸿、徐尚武,广东省原副省长许德立,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思平,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钟晓渝,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潮州市市长李庆雄、揭阳市市长陈东、汕尾市市长吴紫骊等出席大会。第五届潮商大会主席、深圳市潮汕商会会长吴开松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呼吁潮商族群走向世界大联合,国际潮商经济合作组织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2013年底,该组织的成立庆典将在深圳举行。
Q5:2010年亚运会是如何申办成立的
广州申办亚运会来龙去脉
2004年4月13日13:36
■内幕揭秘
明天,亚奥理事会评估团将抵达广州,对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这标志着广州的申亚工作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在申办亚运会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评估团的考察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为了迎接这一步的来临,广东省和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体育工作者却为此付出了17年的努力。其实,早在1987年广东成功举办六运会后,广州就有了申办亚运会的最初意向……
六运会初尝承办大赛甜头
1987年,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东举行,这是广东首次承办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为了迎接六运会的成功举办,作为主赛场的广州市大兴土木,修建了天河体育中心等一大批现代化体育场馆。广州的体育设施一下子跃居全国领先地位。
在成功承办六运会的过程中,广东体育工作者承办大型运动会的智慧得到初步体现。他们在全国首创了集资办大赛的先河,开创了综合性运动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路子;首次把全运会下放到地级市,甚至珠三角的某些镇也承办过其中的一些单项比赛。六运会极大地调动了全省人民办大赛的积极性。
六运会为广东赢来一片赞誉声。当时的国家体委和国际奥委会官员均对广东承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能力给予充分肯定。而六运会给广东特别是广州市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令初尝大赛甜头的广州有了承办亚运会的打算。当时,广州觉得自己在体育设施和经济能力上已经有举办亚运会的条件和能力,但是那时北京已经拿下1990年第11届亚运会的主办权,广州在稍后10年内办亚运已没有可能。省委、省政府指示,目前申办亚运会的时机还不成熟,广州在六运会后要做的工作是向国家体委争取承办更多的国际性大赛,提高广州城市知名度和丰富承办大赛经验,等待申办亚运会的最佳时机。
九运场馆建设已为亚运着想
2001年11月,全运会在时隔14年之后再一次由广东承办。在承办九运会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决策人物不仅仅是盯着眼前的全运会,他们的目光已提前为2010年亚运会开始筹划了。
如果秉着节约的原则,六运会时修建的天河体育中心只要稍加维修改建,投入不到1亿就可满足九运会开幕式和主会场的需要。但省里考虑到广州申办亚运会的需要,决定投资近15个亿在黄村修建规模更加宏大、能容纳8万人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而承办九运会闭幕式的广州市,也另起炉灶在白云山下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广州体育馆,该馆能容纳1万观众,是国内惟一能承办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体育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和广州新体育馆,目前已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它也是国内目前最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前来出席九运会开幕式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数十名国际奥委会官员,无不对广州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和广州承办大赛的水平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广州有能力争办更高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九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在被问及广州是否有承办亚运会的能力时说,广州已经基本具备了申办亚运会的实力。之所以说基本具备,是因为如果广州承办亚运会,也是7年以后的事情了,目前先进的体育设施到时可能会稍嫌落后,需要作一些更新和改进。假设广州现在就举办亚运会,那广州就完全具备了承办的能力。
穗人大代表提交申亚提案
九运会成功闭幕之时,也正是广州市三年一小变告捷之际。九运会给广州带来的又一次巨变,让市民充分认识到了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给广州带来的商机和好处。也就在九运会举行之年,广州市人大代表首次提出了要广州市申办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提案。
2002年釜山亚运会期间,广州市部分人大代表再次建议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或者2009年东亚运动会,以及在本世纪中叶申办奥运会。市人大常委会马上将议案转到了市体育局,市体育局表示将立即跟进这项工作。
接到人大议案后,市体育局迅速与省、市有关部门作了沟通。并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广州市申办亚运会的前期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2002年 12月18日,在以广州市政府名义召开的2002年广州市体育工作会议上,市领导再次肯定了申办亚运会对广州市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申亚工作作了进一步的指示。广州市体育局党委立即成立了由局长刘江南任组长的“申办工作小组”。这标志着广州市正式全面启动了申办亚运的工作。
去年底,广州市成为国内第一个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申办2010年亚运会报告的城市。
许德立率团游说亚奥理事会
广州申办亚运会要想成功,必须得到亚奥理事会各成员的支持。在国内加紧筹备工作的同时,省和广州市领导也通过一切外交手段,向亚奥理事会成员宣传广州申亚行动。其中,副省长许德立的率团游说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外交部的高度重视下,,省和广州市联手认真制定了申亚对外联络计划。从去年10月开始至今,以副省长许德立为团长的申亚体育代表团,出访了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菲律宾、孟加拉、马尔代夫、科威特、沙特、卡塔尔、巴基斯坦等 10个国家,会见了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及10国的奥委会员。还利用参加亚非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执委会、东亚地区奥委会论坛、南亚运动会等机会,想方设法分别与越南、老挝、新加坡、不丹、斯里兰卡等19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数十名奥委会官员进行了交流,为正式提出申亚和全面启动申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月31日,广东申亚代表团专程赴科威特亚奥理事会总部,递交了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完美、充分反映广州综合实力及办会主题的《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报告书》。此时,广州的申亚工作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亚奥理事会评估团来穗考察这股东风了。
Q6:莲华镇的大事记
1979年
2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改订全社地主、富农子女本人成份为公社社员,并把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社员子女家庭出身改为社员。
3月12日,根据县的通知,公社所属各生产大队不设革命委员会,恢复原机构设置名称。
6月,南美生产大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改变以生产队工作制,农民积极性得以提高。
9月,根据中央的有关指示,对1955年已改变华侨地主、华侨富农成份的侨户进行查对核实。
12月,改选和建立大队一级的管理委员会。
1980年
5月24日,受太平洋第4号强台风影响,全社暴雨成灾,出现内涝,农作物受淹面积近万亩。
7月4日至6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人民公社第六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人民公社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十五乡人民公社第六届委员会和出席中共澄海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1月9日至11日,召开十五乡公社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公社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3名。
是年,全社从原16个生产大队分拆成隆南、隆华、隆北、东光、溪西、梅陇、碧砂、东浦、西浦、新楼、下长宁、上墩、后浦、南塘、雅道、林畔、下寨、南美、三洲19个生产大队,生产队123个。
1981年
3月,十五乡公社开始发行国库券。是年,全社早造内田单产首次突破874斤,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1982年
3月7日,开始第三次人口普查,至7月28日结束,全社当年7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普查统一标准时间的户数为4440户,人口为22353人。
是年,贯彻中共中央[1982]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落实农村生产责任制,全社晚造亩产998斤,比1981年同期增产352斤。
1983年
1月,撤销十五乡人民公社,建立十五乡区公所;撤销农村生产大队,建立乡人民政府。全社19个生产大队,合并建立隆南、隆华、隆北、东光、溪西、南塘、南美、下长宁、碧东梅9个乡人民政府。至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宣告结束。
4月9日、5月10日,遭受两次特大暴雨,出现两次内涝,持续时间长达四五天之久,使全社绝大部分农作物严重受浸。
12月,贯彻国务院批转商业部通知,取消凭布票购买棉布的制度。翌年不再发布票,以后棉布敞开供应。
是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发展。
全面落实华侨房屋政策。至1986年,已归还侨房产权面积7063平方米,占69.7%;归还使用权面积4929.6平方米,占48.6 %。
1984年
1月17至24日,十五乡区公所在各乡相应召开第八届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各乡正副乡长,选举出席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月,南美乡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每人口分配宅基地12平方米,全乡共分配宅基地14400平方米。
4月,早造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
9月1日,从本学年度起,全区小学自一二年级改为六年制,使用教育部新编六年制课本。
12月5日,县人民政府公布莲花古寺、西浦龟山古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点,责成十五乡区落实保护措施。
1985年
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十五乡区从本粮食年度起,取消粮油统购、派购,实行合同定购。县政府1985年21号文,确定全区定购粮26752担,食用油任务1177担。
6月22日至25日,遭第4号太平洋强台风袭击,风力10至11级,降雨量261毫米,潮州市铁铺区的鸡坑堤决口,洪水倾泻淹及十五乡整个区域,全区85%的村庄受洪水所包围,5100亩农作物受浸长达12小时之久,总经济损失达76.78万元。
7月23日,根据澄统发(85)第21号文件的通知,同意莲花古寺由佛教徒接收,同时进行修缮、开发。
8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全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农村分期分批进行整党,至1987年10月结束。整党期间,县委派工作组在碧东梅乡设立试点,摸索、总结农村整党的具体做法,后在全县推广。
9月10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澄城大众影剧院召开庆祝首届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十五乡区部分中、小学教师受到大会的表彰。
12月6日,坐落在十五乡区与东里镇交界处的北溪大桥施工,至1986年7月1日建成通车,投资130万元。
12月30日,在中央七机部工作的上墩村外出干部张汉英回家乡探视并拜访十五乡区公所。
是年,全区进一步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全区水稻早造、晚造平均亩产创历史单产最高纪录。
1986年
1月,根据县建立区(镇)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决定,建立十五乡区财政所,实行“划分税种、定收定支、收支挂钩、基数分成、超收奖励、一定二年”的包干管理制度。
3月,县人民法院复议建国以后判处的统战人物案件,十五乡区隆北村1951年被错杀的统战人士张两和被改判无罪。
月19日,东里邮局8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开通使用。原十五乡邮电支局撤除,合并东里邮局。
7月11日,受太平洋第7号强台风影响,从10日至12日,8级以上大风间断出现达40小时,降雨量284毫米,全区出现部分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渔池受淹情况。
11月13日,撤销十五乡区公所,建立十五乡镇人民政府。与此同时,撤销全区9个乡的建制,改置为18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即隆华、隆北、东光、溪西、梅陇、碧砂、东浦、西浦、新楼(新楼、上长宁)、下长宁、上墩、后浦、南塘、雅道、林畔、下寨、南美、三洲村委会和隆南居委会。
12月26日至27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镇第七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镇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十五乡镇第七届委员会及出席县第六次党代会代表。
是年,华侨捐资办公益事业达88万港币。隆城乡海外华侨张昭荣等86人捐资82万港币新建了隆城报本学校,受到镇内外群众的赞扬。
1987年
1月8日,召开十五乡镇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长、副镇长4名。
是年,全镇水稻产量村村超历史,南塘、雅道、碧砂、三洲、下寨、上墩、梅陇、后浦等村早晚二造双跨千斤。后浦村获得了1356斤的高产片和1401斤的特高产攻关田,全镇获得全县创高产竞赛活动桂冠和四个第一。
1988年
2月28日,召开全镇党员和各校校长大会,传达中央1987年1—5号文件精神,镇委书记许旭彬强调全镇广大党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9月1日,十五乡镇从北溪桥头到下长宁桥头的镇性中心道路全面通车。
是年,落实侨房政策,全镇的5116平方米侨房,产权全面落实归还业主。
隆城乡海外华侨张昭荣、张慧青、张之初等捐资60多万元,建成隆城水厂、三洲林顺苞学校。
1989年
4月,原广东省农业厅厅长许仕钅监 到南美村考察。
夏,集资25万元新建中学教学楼和宿舍楼各一幢,建筑面积共668平方米。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4%,小学生升中率达到96.5%,居全县之冠。初中升高中率67%,名列全县第二。
是年,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出版《十五乡文艺》刊物和《莲峰虎影》谜刊。
全镇有隆南等15个村(居)共投资62万元进行改水工作和环境的整治,使全镇一半以上的人口饮上自来水。
1989至1992年8月
南美村分两期兴建树基学校新教学楼。其中,省教育厅拨款2万元,澄海教育局拨款0.6万元,外出离休老干部陈全、陈长豪、陈惠才等带头捐资4万元,旅泰华侨陈铭继捐资0.3万元,汕头特区工业总公司捐资18万元。
1990年
3月27日至28日,召开十五乡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新的镇人大主席团和镇长、副镇长5名。
5月4日至5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镇第八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镇第七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十五乡镇第八届委员会、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出席县党代会代表。
是年,多渠道集资45万元,扩建、修建校舍2869平方米,其中扩建1280平方米,修建1589平方米。翌年,又集资79.81万元,新建校舍846平方米,修建校舍3285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991年
投资21万元修筑老镇道(沿堤路)长1公里水泥路面。
投资23.6万元,完善供水设备的配套。
1992年
引进技术密集型的八通仪器设备制造公司,并投入资金150多万元,研制开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红外测温仪系列,其产品参加1992年北京(国际)发明博览会获铜奖,取得省技术监督局发给的生产许可证。
是年,基本完成潮(洲)樟(林)公路十五路段的拓宽和铺设水泥路面工程。
1993年
2月25日至26日,召开十五乡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产生新的人大主席团和镇长、副镇长5名。
3月19日至20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五乡镇第九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十五乡镇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十五乡镇第九届委员会、中共十五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出席县党代会代表。
10月,广东省民政厅确认南美村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的革命老区村。
12月,东铁公路全长3500米的改造拓宽第一期工程竣工并经上级交通部门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是年,下寨村被省政府、汕头市批准为解放战争游击队活动根据地。
1995年
3月1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澄海市将十五乡镇更名为莲华镇。
4月,南美村试验早造抛秧技术。
5月30日,经省民政厅粤民基[1995]12号文批复,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澄海市将十五乡镇更名为莲华镇。
6月9日,经转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厅和汕头市人民政府分别以粤民基[1995]12号和汕府函[1995]62号文批复,同意将十五乡镇更名为莲华镇。
6月12日,经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厅以粤民基[1995]12号文,汕头市人民政府以汕府函[1995]62号文批复:澄海市十五乡镇已更名为莲华镇。
10月,南美村村民陈周群捐资5万元修建村道。
12月8日,莲华镇举行更改镇名挂牌仪式,汕头市有关领导、澄海市五套班子领导参加了挂牌仪式。
1996年
1月30至31日,召开莲华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人大主席1名和镇长、副镇长4名。
1997年
1月,碧砂村恢复建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5月,国务委员彭佩云考察莲华镇的计划生育工作,高度评价全镇计生工作并称赞东浦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做法。
同月,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市长周日方到南美村考察了解村民饮水情况。
夏,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视察梅陇村,了解村民生活情况及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9月,莲华镇溪西村选手李珊燕、南塘村选手吴继盛在汕头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分别获得羽毛球双打金牌和男子50米游泳银牌。
同月,汕头市老区工作现场会在莲华镇召开,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主持会议。
是年,在东光村建设全市第二个育秧工厂,保证秧苗的供给。
莲华镇投资35万元完成了莲花山温泉旅游风景区的详细整编工作。
1998年
1月,碧砂村全村各户安装自来水。
5月,在汕头市驻西浦农村基层建设工作队队长、汕头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肖映川和原澄海市副市长、著名版画家许川如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建设西浦美术写生基地。
9月,在上级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共筹集资金1200万元投入改水首期工程建设,解决了全镇15个村的饮水问题,使全镇80%的人口饮上自来水。
10月,莲华镇计生服务所被评为汕头市乙级服务所。
冬,碧砂村无偿划出耕地50多亩用于新建莲花古寺大道及作为古寺扩建用地。
是年,全镇水稻抛秧面积达到90%以上,成为汕头市首个抛秧示范镇。
1999年
3月11日至12日,召开莲华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莲华镇人大主席1名和镇长、副镇长5名。
3月23日至24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莲华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莲华镇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莲华镇第十一届委员会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4月,南美村实施电解工程,改善村民用电条件。
8月,调整学校布局,全镇从1999年以前的12所学校调整为7所。
秋,碧砂村创办教育基金会。
是年,引进投资200万元的莲花山矿泉水厂。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代表广东省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获金奖2次、银奖2次、铜奖1次,广东省人民政府给予特别嘉奖。
莲华镇碧砂村潘洁妹获第二届“广洋杯”佳谜创作奖。
2000年
3月,碧砂村成立果蔬协会。
4月,离休老干部陈长豪捐资10万元在南美村修建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灯光篮球场。
7月,引进汕头国安企业有限公司和香港乾泰隆有限公司开发莲花山温泉度假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3000亩,设计投资1.8亿人民币,首期工程占地235亩,投资6000万元。
9月2日,因受“玛莉亚”热带风暴影响,全镇遭受多年来未遇的内涝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受浸农作物和水产养殖面积8195亩。下长宁、上墩等6个村庄不同程度受浸,全镇直接经济损失1050万元。
12月,中共汕头市委组织部、汕头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碧砂村“汕头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的称号。
是年,莲华镇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工作受到上级的肯定,被评为汕头市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
2月14日,投资148万元建成三洲涵提水站,解决全镇农田用水难问题。
3月7日,召开莲华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人民政府镇长。
5月,碧砂村被省环保局评为首批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7月,动工铺设从东铁公路至东光村东闸门全长305米、宽7米的“隆城联乡路”部分水泥路面;修缮“隆城联乡路”中段交通桥,全长29.3米、宽3.3米的桥面,总投资20万元。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确认绿源复合肥有限公司为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
9月28日,首期投资1.2亿元的莲花山温泉度假村竣工投入营业。
是年,投资186万元,基本完成6300亩低产田的综合开发;投资308万元,土石15.7万立方,加固防洪堤及围内排灌渠系建设。
多方筹资150多万元铺设镇性供水主干管2.5公里。投资80万元实施新楼、西浦、碧砂等村的水改工程,使群众饮上自来水。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参展兰花获第九届中国兰花博览会金奖。
莲华镇灯谜爱好者参加福建“施琅杯”谜会,获团体第二名,碧砂村潘洁妹获个人书面竞猜优秀射手的称号。
2002年
3月19日至20日,召开莲华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选举产生镇人大主席1名和镇长、副镇长4名。
3月,根据澄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基础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镇设置中学1所和中心、报本、鹤浦3所完全小学。
4月15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莲华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共莲华镇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莲华镇委员会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4月,汕头市人民政府授予东浦村“计划生育先进村”称号。
下半年,开发“盛安楼”古寨以及寨后果林旅游山庄“百草园”为特色旅游景区。
8月,引进了占地54亩的远东国兰有限公司。
9月份,投资80万元,采用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工艺技术,在隆碧路旁建设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日处理污水1000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这是汕头市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12月,召开由全镇各村二委干部、各包村组长参加的调整学校布局动员大会,邀请澄海市教育局领导作动员报告。
是年,投资116万元对西浦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参展兰花获第十届中国兰花博览会金奖。
2003年
1月,开始实施全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撤去东浦小学并入中心小学;撤去溪西小学并入报本小学,撤去下长宁小学、南美树基学校并入鹤浦小学。
关于许德立和许德立的籍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许德立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紫外线很弱